卡拉村(苗语译为“流星降临之地”),黔东南州丹寨县的一个少数民族村寨,是省级非遗“鸟笼制作技艺”传承村,有超过400年的鸟笼编制历史,尽管头顶着这样的非遗光环,近几年卡拉村却有点“不务正业”,这背后究竟有什么故事呢?
腾笼换鸟
进入卡拉村,最显眼的标识就是山顶上19米高的巨型鸟笼。村子里,随处可见各式带有鸟笼元素的装饰物,“中国鸟笼之乡”名不虚传。
王玉和,村里德高望重的鸟笼制作技艺传承人,也是村里的“网红”——随着卡拉村旅游的火爆,这几年他频频曝光在游客和媒体的镜头前。这几天,他正带着徒弟制作一批鸟笼。
“你看这鸟笼尽管还是手工制作,但是尺寸和用途都与过去大不相同。以前要做得粗大牢实才卖得出去,为了证明笼子质量好,我有时是站在鸟笼上卖。现在大家都喜欢精致的,我们鸟笼也还是往这方面来做。养鸟的鸟笼卖五六十块钱一个,但是一个小小的鸟笼工艺品,要卖七八百块钱,增长了十多倍。”王玉和笑着介绍说。
价值提升的背后,绝非王玉和描述的这番轻描淡写。据当地人介绍,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入人心,养鸟的人越来越少,鸟笼“刚需”市场正在收缩。而与此同时,周边广西等省份用机器流水线生产的鸟笼也开始挤压价格空间,卡拉鸟笼似乎正经历着400多年来最大的危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王玉和等一批传承人开始思考卡拉鸟笼的“脱实向虚”——从传统的养鸟用,转向装饰用。他们先后研发鸟笼造型的灯笼、书架、摆件等产品,而且销路都不错。而且王玉和还搞起了鸟笼编制研学体验,吸引了不少青少年前来打卡体验。现在,王玉和每年的收入里面,研学体验占据六成以上。
“王老师,你的笼子卖得比外省的机器生产的笼子要贵,为什么还能卖得这么好?”记者问。
王玉和自信地说:“那肯定不一样,我们手工的有文化底蕴在里面,你机子做的东西没有人情味。你看那些游客、研学的小朋友来这里,他们都想亲手做一个带走。”
如今,卡拉村全村170余户中,有120多户参与鸟笼产业,产品远销东南亚等地,年产值近600万元。
非遗+ +出爆款产品
“中国鸟笼之乡”的加持,再加上毗邻万达小镇,让卡拉村吸引了大量的游客纷至沓来,也带火了乡村旅游。村里也顺势发展起了民宿、农家乐等业态,每年可接待50万人次,户均年收入10万元以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而这也更加坚定了卡拉村走非遗撬动发展的路子。
为了更好地借力非遗,目前卡拉村正在打造一个文旅融合“爆款”产品——银匠村。这是一个藏在卡拉村深处的“村中村”,它汇集了丹寨县的8大国家级非遗以及多项省级非遗,设立了非遗体验中心、非遗产品作坊等,用现代创意包装传统旅游产品,同时还与职业院校深度合作打造“产学研”基地,目前可年产手工锻制银饰银器50万件。
银匠村藏在卡拉村的一片森林里,外观上看似静谧,里面则是一派热火朝天,织布声、焊接声、打磨声、錾花声回荡在丛林中,伴随着这些声响,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横空出世。
“二十大报告里面讲到文化自信。我为我们灿烂的非遗感到骄傲。我们县的八大非遗,比较分散,聚合非遗资源打造银匠村,就是为了支撑旅游市场、支撑我们的研学还有教学。我们将创新非遗的表达方式,把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大家共同富裕。只要旅游市场一恢复,银匠村绝对会让世人惊艳。”丹寨县国春银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国春说。
苗族蜡染的传承人张义苹也表示:“传承非遗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非遗只有创新、只有与时尚结合起来,才能够走得更远。二十大报告无疑是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创新,让卡拉村的古老手艺焕发了新的活力。面对新征程,卡拉村的匠人们信心满满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