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记忆贵州|《天龙镇传说》

动静原创精品制作工作室
1664422740

10月4日周二20点10分,贵州六频道《记忆贵州》栏目将播出纪录片《天龙镇传说》。天龙镇有着古老的军事防御工事,流传着独特的屯堡的文化 ,这里还有屯堡人独有的戏剧的戏剧——地戏,寄托着他们怀乡恋土的情结,敬请届时收看。

天龙屯堡古镇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地处往西到云南的咽喉之地,因为紧靠天台山、龙眼山两座山而得名。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其在西南的统治,在这里垒墙筑堡,驻军屯垦。现今的屯堡人都是数百年前从内地迁来的军士的后代。六百余年来,他们仍保留继承着明代的生活习俗、文化习俗。

天台山上的伍龙寺,最初属于军事防御工事,后来逐渐演变为宗教场所,伍龙寺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在有限的空间,巧妙地利用山势、地形营造出富于变化的建筑空间,被专家誉为“石头建筑的绝唱”。

地戏 屯堡人独有的戏剧

地戏流行于贵州安顺地区,是傩戏的一种,随着明朝“调北征南”的大军传入贵州。地戏只演“正史”,上至商周,下至明朝。一个村寨只演一堂戏,各自有《封神演义》《三国演义》《说岳》等剧目。源于借“跳神戏之举,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的地戏,不仅集合了练兵、娱乐、祈求神灵护佑的功能,更寄托着屯堡人怀乡恋土的情结。地戏这种戏剧粗犷、独特、耐人寻味,被世人和专业人士称为:“戏剧活化石”。

用丁香木或白杨木雕刻而成的地戏面具当地人叫“脸子”, 他们习惯把跳地戏称作“跳神”。在屯堡人看来,“脸子”开过光之后就有了神性,每一个“脸子”代表的角色都是神的化身,人戴上“脸子”自然也就变成了神。

 农历七月半,屯堡人都要开箱,取出脸子祭祀后,跳一场地戏,当地人叫“跳米花神”,一是祭奠先人,二是祈求风调雨顺,人们希望辛勤付出的一年能有一个好收成。

 “七月半”放河灯是天龙镇的传统。西瓜和南瓜都可以用来制作河灯,孩子们发挥着各自的想象力,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不同的样式。河灯载着孩子们的欢乐,载着后人的祈福,将祖先的魂灵送回远在南京的老家。

陈先松   天龙镇的地戏头

陈先松是从小就对地戏感兴趣,十多岁的时候开始跟村里的老艺人们学习,尽管不识字,靠着前辈们的口传心授和自己的悟性,他学会了各种唱腔,记住了30多个唱本,文、武、老、少、女五类角色的表演样样在行。因为戏路宽,唱腔、动作又有新的变化,当地人都喜欢看陈先松的表演。

陈先松是地戏的第14代传人,天龙镇的脸子传到了陈先松的这里已经有上百个,其中最老的有一百多年的历史。2013年,他被评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000年天龙镇被开发为屯堡旅游景点,许多天龙人从此端上了旅游的饭碗。三个演员、一个鼓手组成的地戏表演队,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60岁,他们全都来自天龙镇和附近的村寨。

66岁的陈忠秀都要和同伴泡上一罐天龙驿茶等候游客的到来。陈忠秀和驿茶每天相依相伴,日复一日,如今都成了天龙屯堡的标志。这里曾经是为屯军官兵提供茶水的驿站,几百年过去了,驿站依然,茶香依然。

郑盼是新来的导游,她和一起工作的小姐妹一样作为本地人,她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熟悉这里的风土人情。

陈先松进入了天龙旅游公司,主要的工作就是为旅游团表演地戏和接待各种来访者。陈先松也会被邀请来教当地的年轻人跳地戏,在一招一式中,他们充分体会到屯堡地戏独特的魅力。十多年来,陈先松先后收了50多个徒弟,但后来他们大多都外出打工,没能继续学习,坚持下来的只剩下寥寥两三个。

2012年天龙中学成立了少儿地戏队,陈先松受聘为校外辅导员,面对每一批新学员,每一次重述屯堡的历史,都让陈先松倍感自豪,他想让孩子们知道,学地戏不只是学技巧,更重要的是了解屯堡的历史和文化。

自从少儿地戏队成立以来,学地戏的孩子已经换了好几批,陈先松希望他们当中能有几个坚持学出来,以后能和他一起跳一场米花神,能和他一起把传统的屯堡地戏传承下去。

每周二20点10分,贵州民族文化电视栏目《记忆贵州》在贵州广播电视台贵州六频道播出,敬请收看!

编辑

曹野

责编

钟勇

编审

唐亚平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