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旮旮角角贵州史丨洪边宋氏修建的那些寺观楼亭

动静原创撰文:周胜
1714654860
动静原创

洪边宋氏在宅吉和洪边动工兴建不少寺观楼亭,如在宅吉修建世禄堂,晚翠楼;在洪边修建会景亭、万松亭、无边风月楼、崇圣观。通化寺;在城南圣寿寺建贞松亭等。已有不少文章作过介绍。我觉得有些说法要作些补充和匡正。

会景亭。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载:“在治城北八里,洪边山之上。宣德间宣慰使宋斌建。洪边胜景凡八,曰‘翠屏旭日’,曰‘绣岭晴霞’,曰‘鉴沼清风’,曰‘北庄绮陌’,曰‘南谷琼林’,曰‘环溪素月’,曰‘马陇灵源’,曰‘螺岩飞瀑’。一登此亭,则八景俱见焉,故名之。”详情可参看拙文《宣慰使宋斌为什么命名洪边八景》。

世禄堂。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载:“在治城北,宣慰宋斌建。学士李时勉记。”李时勉(1374-1450)安福(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1404)进士,选为庶吉士,授侍讲。 常建言时政,两度下狱。宣德五年(1430),升为侍读学士。正统三年(1438年),升为学士。故称学士。

其实,说宋斌建世禄堂,并不准确。据《英宗正统实录》:正统八年(1443)六月“贵州宣慰司宣慰使宋斌年老,以其子昂代之”。李时勉在《记》中说得很清楚。他说,宋昂,字从頫。其父宋斌“洪武中授贵州宣慰使司宣慰使,进階怀远将军,钦给诰命,俾世袭其禄”。宋昂袭职后,有一天,宋昂请示父亲说:“朝廷诰命说永保世禄,这是朝廷的厚恩,也有谨戒的意思,我们可要谨慎呵。我怕后人不知道这个道理而疏忽。想修一个‘世禄堂’,让子孙都知道食其禄而要知报恩。”宋斌同意。于是宋昂修建“世禄堂”。正好阴阳正术龙刚因公事要到京城去,便托他延请李时勉撰《记》。所谓阴阳正术,是朱元璋洪武十七年(1384)在各府、州、县设的阴阳学官,府曰正术,从九品。州曰典术,县曰训术。负责管理天文与术数。但是设官不给禄。李时勉与撰《宋氏世谱序》的王直,以及函请王直撰《序》的贵州按察佥事郭公绪,均为江西吉安府同乡,关系密切。

万松亭。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载:“万松亭,在治城北八里洪边山上。天顺(1457——1463)间宣慰使宋昂建。郡人训导黄禄有诗云:亭亭亭,亭子立山头。不停入,闲花野草愁。坐遶青松万科树,一科科,有岁寒谋。”宋昂,又号简斋,《黔诗纪略》云其袭职后,“廉俭自持,益崇儒业,多市经籍以惠司士。部内有为乱者,必自咎,改政行惠。乱者亦革面,民夷辑和,终昂之世”。宋昂还与宣慰使安陇富捐资参与兴建宣慰司儒学。黄禄,贵州前卫人,弘治九年(1496)岁贡,任四川名山县学训导。科,同颗。

崇圣观。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载:“崇圣观,在治城东北八里洪边。天顺(1457——1464)宣慰使宋昂建。”嘉靖《贵州通志》亦如此记载。郭子章《黔记•方外列传》载:“崇圣观在城北八里。天顺间,宣慰宋昂建。巡抚孔镛诗:‘贵阳佳景说洪边,云满青天水满田。持节偶来巡视处,清风万道散狼烟。’又:‘肩舆十里到洪边,绿水青山别有天。道士不知何处去,空留一榻傍云眠。’”。孔镛(1417—1489),苏州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即弘治元年任贵州巡抚,崇圣观尚在。道士恐怕是避见大官,躲出去了。孔镛居官廉洁,“其才力有过人者”。历仕三十余年,担任过广东、广西、贵州等地方官,皆在边陲。已过花甲年,才召为工部右侍郎,而卒于途中。弘治间,郡人在城南圣寿寺为孔镛建“去思亭”,“以识遗爱”。

《红边宋史》说是“景泰间(1450——1456)筑崇圣观于新添寨红边堡旗山北麓”。景泰年间,贵州发生各族人民大规模起事。军粮缺乏,普遍施行纳米补官,僧道捐粮给度牒的措施,宋昂恐怕不会在此时大兴土木。他于英宗正统年袭职宣慰使,故于英宗复位天顺年建崇圣观较合情理。

无边风月楼。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载:“无边风月楼,在治城北八里,文士宋昕建。教授王训有诗云:‘百尺楼中几席前,风光月色渺无边。入帘剪剪春三月,到枕娟娟夜半天。送暖生凉飘短袂,流光弄影照华筵。登临尽有无穷趣,半在金樽半在笺。’”无边风月,出自宋朱熹《六先生画像赞·濂溪先生》:“风月无边,庭草交翠。”原指北宋周敦颐影响深广,后指美好景色。王训,贵州卫人。正德十年举人,正统初荐授训导。十三年(1448),因知兵,襄赞军事,论功升贵州卫教授,故称教授。与易贵并称“明一代贵州文教鼻祖”。剪剪。指轻寒春风;娟娟,指皎洁月色。《红边宋史》说宋昕为宋昱堂弟。立“晚翠亭”亦为堂弟宋冕。不知所据。

嘉靖《贵州通志》则记为文士宋昱建。宋昱,宋昂弟,字如晦,嘉靖《志》列入“隐逸”,称其“性颖敏怡静,多学,诗格清丽,操行雅饰,著有《联芳文集》”。罗玘《联芳类稿序》说;“其弟如晦,隐君也,秀而亦文。”从宋昱存留诗句“谁识铅刀与太阿,且韬光焰卧松萝”“数声啼鸟频欹枕,满地斜阳深闭门”,似乎不像喜欢多事之人,故兴师动众修建无边风月楼的可能性不大。

嘉靖《志》并附郡人东楼顾璇诗:“风满帘笼月满楼,无边风月入怀幽。九天仙籁清听耳,万里蟾光豁望眸。琴韵乍来松影动,窗纱先透桂英稠。几回珍玩浑无穷,十二阑干独倚週。”顾璇,字良玉,贵州卫人。祖籍常州府锡山(今无锡)。祖上从戎贵州,遂定居贵阳。隐士,好黄老术。与宋昱同列入“隐逸”,云其“能诗文,”故赋无边风月楼诗。顾璇在城内私宅建东楼,人称东楼。巡抚孔镛常往造其家,为其作东楼记。

晚翠楼。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载:“晚翠楼,在治城北,文士宋冕建。知府易贵有诗云:钟情桃李世情同,过眼繁华次第空。曾似绕楼种松柏,萧疏时节亦丰隆。”宋冕,行迹无考。晚翠楼应是建在城北宅吉处。易贵,字天爵,贵竹长官司(今贵阳)人。明英宗正统十二年(1447)举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历官兵部主事、礼部郎中,出任湖广辰州知府,故称知府。离任后,归里杜门校书十余年。《明诗纪事》云:“黔人箸述见于史者,别集始于王教授训,经说始于先生(易贵),并明一代贵州文教鼻祖。其开创之功,不在道真(尹珍),长通(盛览)下。”此诗切题楼名“晚翠”,意思是桃李花开花落,如繁华过眼。而晚翠楼四周遍种松柏,冬季亦翠绿常青。暗含宋氏世袭延祚之意。

贞松亭。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记载:“贞松亭,在治城南圣寿寺后,宣慰使宋然建。”“圣寿寺在治城南门外霁虹桥之东,旧南庵。”即今翠微园处。弘治元年,巡抚孔镛偕巡按包裕游圣寿寺,应宋然之请写下《贞松亭记》。他写道,寺僧园昊说此亭是前宣慰使宋昂所建,作为“饯客之所”,年久倾圮。其子宣慰使宋然新建。孔镛又写道,亭外种植松树,岁寒不凋,君子常常以此自励。宋昂宋然父子以“贞松”作为亭名,“可谓有志于君子而求励于节操者也。”

弘治《贵州图经新志》附镇远知府周锳诗云:“劲节隆冬郁郁青,发僭谁为表孤亭。老禅自顾非仙骨,懒向灵根斸茯苓。”周瑛(1430~1518),福建莆田人。成化六年(1470)进士。历官广德州知州、南京礼部郎中,抚州知府;成化二十三年(1487)任镇远知府,编修《镇远府志》。后任四川右布政使。“发僭谁为表孤亭”句,意思是亭名“贞松”,是发挥和超越了松树的原义,而赋予了“独秉贞刚之气”。“懒向”,不少文章误为“懒肉”;斸,挖的意思。

又附郡人袁栗诗云:“步步蹈云深,青松郁作林。好山添与翠,流水伴鸣琴。选坐依危斡,敲诗对碧岭。操贞诚可仰,共守岁寒心。”袁栗,贵州前卫人。弘治八年(1495)举人。其父袁清,成化二十二年举人,任四川锦州学正。其弟袁檠,弘治八年举人。“选坐依危斡”,斡,勺把。意思是以转动勺柄指向来定座次。“危”在此处作“正”解,如“正襟危坐”之“危”。

通化寺。嘉靖《贵州通志》载:“通化寺,在治城八里洪边,成化间宣慰宋然建。郡人陈文学有诗赞曰:城北招提十里遥,山门阒寂草萧萧。天花疑傍云花落,柏子频移衲子烧。晨磬声岁松两度,午茶香引桂风飘。杖藜徐步闲登览,无限尘心昼自消”。陈文学,(1482—1558),字宗鲁,贵州宣慰司(今贵阳)人,王阳明黔中弟子。正德十一年(1516)举人,嘉靖九年(1530)出任陕西耀州知州(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后辞官归里,究心理学。招提,寺院。此处指通化寺。成化年间发空名度牒十数万道,僧道大量增加,寺观自然随之而增建,通化寺即建于此背景下。陈文学游洪边时,通化寺已有些萧条,

宋然似乎没有如孔镛《贞松亭记》所说“有志于君子而求励于节操”。正德六年(1511年),宋然贪淫科害洪边十二马头苗民。程番宣慰使安贵荣欲并宋然地,诱其民阿朵率众起事。及乱平,安贵荣已死,仍被追夺参政职衔,宋然则纳米谷赎死罪,革去冠带为民。虽然后人仍袭宣慰使职,而阿朵事件也成为宋氏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此外,宋昂在花仡佬河建济番桥,宋然与安贵荣在洪边巷建宣泽桥,舍人宋辂建乌当桥,已有相关文章论及,不再多话了。

编辑

刘泳林

责编

飞宇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