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我的城市我的家|白云深处有生机!

1625901300
积分商场

 欢迎关注

《我的城市我的家》系列节目

说到贵阳市的白云区

那可是几代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回忆

时过境迁

如今的白云在新时代焕发了新的生机

用实际行动重新演绎了

“高原铝城”的身份标签

贵山之南,白云飘飘,城区以北的这块2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有着“白云”这样一个清爽洁净的名字。但这里并非只是徒有其表,丰富的铝矿资源让这里在建国之初,成为了祖国后方的“高原铝城”。

索亚明介绍:“原来在厂里上班,很匆忙,回到家就要照顾孩子,因为他们还在上学,我也觉得也很充实。”

1968年,8岁的索亚明跟随父母从辽宁来到贵州白云支援三线建设,在这里一住就是五十多年,在这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索亚明一家三代人都为铝厂奉献了青春。

索亚明说:“就是要给厂里做贡献,有这种观念,就是厂兴我荣,厂衰我耻,集体荣誉感特别强,整个贵州铝厂里,不管老的少的,都很爱贵州铝厂。”

那个时候的白云区,工业气息浓厚,大家的日常活动也都离不开厂房,在一个依厂而建的生活圈子里,人和人的相处显得简单却又亲密。

索亚明说:“大家开门彼此都问上班啦下班啦,怎么样啊这个月奖金多少啊 ,那个时候总觉得邻里之间关系比较亲密,也容易沟通,挺亲热的。”

在大家齐心向前的日子里,铝厂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节点性成就:厂房不断扩大,工程项目不断增多,技术难题也不断被攻破……白云区也以一种发达工业区的姿态,存在于每个白云人心中。

时代的大潮滚滚向前,铝厂从成长壮大,到中流砥柱的担当,到现在转变了角色,它似乎渐渐从大家的脑海里淡忘,但其实,无论是铝厂,还是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

贵州贵铝现代城市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昭生告诉记者:“随着贵阳市政府、白云区政府城市开发建设进程,贵铝的老工业生产基地要逐步退城进园,进入清镇新的工业园区。”

厂房搬迁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员工的转岗分流,作为其中的一员,邱磊离开了曾经引以为傲的大集体后,这个铝厂的老工人也离开了生他养他的白云区,向外闯荡,继续拼搏。

邱磊说:“我2000年进的厂,干了十多年,后来厂里改制我就出来 去贵阳一家服装厂做内勤工作,今年才回来,现在在居委会做网格员。”

厂里十几年的工作经验,让邱磊有了“不偷懒就饿不死”的信念,但跨出了曾经的“高原铝城”白云,邱磊的不舍和感慨却是至今都无法消除的。

邱磊说:“我们也是靠这个厂把我们养大的,而且我在这儿工作那么多年。每每想起心里面感触其实挺深的,有点舍不得”

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铝厂的变迁虽然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但它在白云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而它曾经的辉煌并没有完全消失,配合着城市的发展,铝厂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守护着白云这片和它共生共荣的土地。

根据贵阳市白云区城市规划建设,贵铝积极配合区委区政府,对贵铝老工业基地的资产进行打造,成为城市综合体。比如在贵铝氧化铝片区,土地的开发建设保留了贵铝原有的工业元素,现有的文创园已经初具雏形。

如今的白云,借助着曾经深厚的工业基础,多力并发,形成了集制造业、新能源、健康医药、数字产业等为一体的产业新格局,在提升经济的实力的同时,白云区严守生态发展的底线,泉湖、七彩湖、求雨坡、马鞍山等生态公园的开放让白云有了生态宜居的城市诗意,这让和铝厂共同成长的老一代白云人,对白云的未来充满了期许。

邱磊说:“我也相信我们白云以后会越来越好。也希望投入其中,通过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把白云建设得越来越好。”

编辑

杨云 龙菊珍

责编

肖雯

编审

黄娟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