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遵义的了解,源于遵义会议。这次会议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如今,遵义会议会址已成为驰名中外的革命圣地,每年前来参观的游客达400多万人次。那么,你知道“遵义会议会址”的馆名是谁题写的吗?
寻迹贵州,走进会址,从这幅题字的故事开始。
据遵义会议纪念馆副馆长王志力介绍,1964年11月,毛主席给遵义会议纪念馆题写了馆名。这是毛泽东主席为革命纪念地唯一的一幅题字,因为毛主席对遵义会议是非常有感情的。遵义会议纪念馆1951年筹备建馆,1953年内部开放,1955年正式对外开放,是全国最早的21个革命纪念馆之一。1964年,遵义会议会址重新修缮以后,那时候的馆长找到毛主席,毛主席非常高兴,兴致非常浓,当时还写了几幅,后来选中了现在这一幅。
在遵义的“黔北咽喉”——娄山关,是红军长征时期取得首次大捷之地。毛泽东曾写下《忆秦娥·娄山关》,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描画了红军长征中红军英勇鏖战的壮烈情景。
如今,娄山关依托红色文化
不断创新传播展示方式
“可触可摸”的红色文化成为旅游新名片
红色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记者:马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