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号到13号,以“低碳转型 绿色发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功举行。自2009年创办以来,论坛已经成功举办十届,习近平总书记两次给论坛发来贺信,影响力不断扩大,现已成为全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成为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知名品牌、著名平台,为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积极而独特的作用。
这两天,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多彩贵州。来自78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和专家学者齐聚贵阳,共商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之策,共话绿色发展。开幕式上,多国政要发来视频致辞。
塞尔维亚总理阿娜·布尔纳比奇说:“生态文明是对所有较小国家的重要贡献,其目的在于,通过与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知识和经验交流及务实合作,将使我们进一步迈向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
塞尔维亚总理阿娜·布尔纳比奇
汤加首相波希瓦·图伊奥内托阿表示:“中国已将生态文明上升为国家意志,这些做法值得每个负责任的国家、机构、个人学习借鉴。”
汤加首相波希瓦·图伊奥内托阿
波兰共和国参议院议长格罗兹基说:“这些环保行动的倡议,未来几日将在贵阳迎来曙光。”
波兰共和国参议院议长 格罗兹基
关注国际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文明理念传播和实践探索,促进国际和国内相关领域交流合作,走过十余年时光的论坛,从小到大,主题不断深化,形式不断创新,影响力持续增强,成为了世界观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窗口,展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人类美好未来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秘书长、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裁兼理事会主席章新胜表示:“这个论坛是一个突破,把全世界的人吸引过来。这个论坛的成果不仅能带来投资,不仅能带来发展模式的转变,带来人民的福祉,也走了一条生态外交、民间外交的路,这个是非常了不起的事。贵州人把这个论坛作为一个宝,这个宝不仅是为全体贵州人民服务,也是为全中国服务,更是要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播到全世界。”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秘书长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裁兼理事会主席 章新胜
论坛的持续成功举办,离不开贵州日益厚重的生态底色。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贵州既是探索者,也是成果的受益者。成为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以来,贵州牢记嘱托,坚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交出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的精彩答卷:能源结构调整全力推进,清洁能源占比超过一半;国土绿化行动计划持续开展,森林覆盖率超过61%;重要流域生态修复着力推进,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100%保持优良。去年,贵州13个方面、30项生态文明改革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一批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贵州经验”逐渐形成。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
现在的贵州,到处都是“江从白鹭飞边转,云在青山缺处生”的美丽景象,一幅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贵州省在落实总书记所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理念方面做得非常成功。贵州的经验告诉我们,找对路子,好山好水就变成了金山金水。”湖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法国水科学院院士郑晓云表示。
湖北大学特聘教授 中国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 法国水科学院院士 郑晓云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明谈道,贵州在全国是率先响应了习主席的生态文明思想,而且把生态文明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贵州所做的一切,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昌明
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黄晶表示,贵州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又发展了经济,消除了贫困,它不光是对中国有示范意义,对全球都有示范效应。
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 黄晶
努力在创新办好国家级国际性生态文明论坛上出新绩,步入新的十年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将进一步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向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对外展示窗口和绿色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高地迈进,更加丰富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表达。
福建省发改委副主任张福寿说:“论坛让我们在下一步深化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过程中,有很多可以学习借鉴的空间。”
福建省发改委副主任 张福寿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校长李行伟表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一个很高层次的论坛,可以让国际不同领域的学者、专家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比较好地理解习主席生态文明的理念,了解中国在生态文明方面取得的成就。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澳门科技大学校长 李行伟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家刘丛强说:“这个生态论坛实际上给广泛的公众提供了一个系统性、产学研高度融合的平台。服务于我们现代的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个平台将来还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 地球化学家 刘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