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诗不可说丨美好的春天来了,宜欢唱“春歌”

动静原创撰文:孙秀华
1644976920
积分商场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美好的春天来了,宜欢唱“春歌”。

这首“春歌”是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春歌》二十首其一,收录在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属“清商曲辞·吴声歌曲”。这首春歌的大致意思是,春风和煦,春景动人,心情大好;目光流转,看向那山林。那山林如此生机勃勃,焕发光彩;还有那春天的鸟儿欢快鸣叫,清脆悦耳。

这首“春歌”十分质朴,尽显民歌的本色。比如第一句不避用两个“春”字的重复;第二句“流目”与“瞩”也是意义重复的,好像是说“拿眼一看”,显得很笨拙,但却又十分生动活泼。第二句与第三句又以“山林”二字连用形成“顶针”,也是民歌常用手法;第三句夸赞山林美好只用了“奇采”来说,好像是“词穷”了,但却给人以无尽的美好的想象。第四句里的“阳鸟”,考究文献的话,是专指“鸿雁之属”“鹤”等追随太阳迁徙而至的鸟,但也有专指“雄鸟”的解释;然而考虑到民歌的活泼生动,文献自不必考据,且鸟儿自然会歌唱,又何必单单要去区分雌雄呢。

而《子夜四时歌·春歌》二十首每一首都是精品,如同温润光洁的珠玉一般。下面,我再列举一些请大家品鉴赏析:

光风流月初,新林锦花舒。情人戏春月,窈窕曳罗裾。(其三)

杜鹃竹里鸣,梅花落满道。燕女游春月,罗裳曳芳草。(其六)

鲜云媚朱景,芳风散林花。佳人步春苑,绣带飞纷葩。(其八)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其十)

明月照桂林,初花锦绣色。谁能不相思,独在机中织。(其十七)

自从别欢后,叹声不绝响。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其二十)

仅就所引述的这六首诗而言,锦绣春色无边,春心春意春情,真是快意美好的青春啊!细品,人物在花前月下,相思相恋相依,儿女情长,情真意切,情态可爱。从艺术手法上分析,大量铺陈春天美景,情景交触,注重直陈春风、明月、鲜花、鸟鸣给人的主观美感。再者,语言优美,虽质朴平易,但柔婉且亲切,清新又热烈,音调和谐动听,欢快流畅,余音袅袅,韵味无穷。

我们以“其八”为例再详细加以解析。《子夜四时歌·春歌》二十首其八歌曰:“鲜云媚朱景,芳风散林花。佳人步春苑,绣带飞纷葩。”诗写“佳人步春苑”,也就是“美人游园”的题材,首先这个题材就是很重要的。对此,历代诗词歌赋多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明代汤显祖《牡丹亭·游园》。《牡丹亭·游园》从《绕池游》至《隔尾》共有六支曲子,演绎杜丽娘春情萌动,天真娇羞,顾影自怜,珍惜青春却又倍感孤单,“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其中核心曲子《皂罗袍》词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这样的蕴藉多情,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美好青春,包括《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正是对如此美好青春的深情赞歌。

《子夜四时歌·春歌》二十首其八还特别有着一种敏锐的色彩美感。第一句里的“鲜云”就是白云,而且肯定是在蓝天上非常鲜明的那种,一看就让人心旷神怡。而与“鲜云”对衬的“朱景”,则是指以朱红色为主的美丽景象,应该主要与下一句里的“林花”相关,比如红艳的桃花等,泛指红花,但还可以联想到园林里的楼台亭阁等建筑的鲜明朱红色、美女的装扮服饰等堪称“红颜”等等——蓝天白云,春风吹拂,美女游园,红花缤纷,真的是“锦屏人”,人在锦屏中,人在画中游。

《子夜四时歌·春歌》二十首其八还特别有一种康健质朴、生动活泼的岁月光景美感。诗写“芳风散林花”,“暖风熏得游人醉”,林花烂漫,但芳香是第一感觉,“芳风”让人可尽情品味;而一个“散”字尽显自然而然,全无伤逝之感,比“黛玉葬花”之类来得又爽快利落。最后两句的“佳人步春苑,绣带飞纷葩”果然心头只有爱,眼里只有你——美人的美丽衣带上飞落上了美丽的春花,这就仿佛是一帧千百年前的美丽的定格照,甚至,还带着新鲜的春花的芬芳。

而上文所列举的“春歌”“其十七”和“其二十”都使用了双关的手法,颇有含蓄婉曲、生动活泼的民歌特色。《子夜四时歌·春歌》二十首其十七歌曰:“明月照桂林,初花锦绣色。谁能不相思,独在机中织。”这首情歌是说,美丽的女子独自在夜里纺织,明月皎皎,照着桂花树林。你看那刚刚绽放的春桂是如此美丽,如同我织染的锦绣一样美好。此情此景,谁又能够不引发相思之情呢?美丽的女子独自在月下思念情郎,闻着那春桂绽放的香气,默默地把思念织进了锦绣里,真是锦绣女儿心,锦绣女儿情。诗歌里的谐音双关有两处,一是“桂”与“归”,明写春桂初花的如同锦绣一般的美好,实则是在表达盼望情人的“归”来,而爱人归来之美,自当远胜春桂芳香。二是“丝”与“思”,歌中“谁能不相思,独在机中织”两句颇似谜语,却又是柔情蜜意的情话。显然,织机中织的是“丝”,但在歌里偏偏不明说出来,如此则反倒显得“相思”更深切——这倒是有点像“只抛个眼神给你体会”。

《子夜四时歌·春歌》二十首其二十唱道:“自从别欢后,叹声不绝响。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这歌中第一句里的“欢”,是指爱人、情人、心上人。诗写与心上人分别后,整天唉声叹气。就如同春天里的“黄檗(bò)”越长越高,宝宝心里苦啊。诗里的“苦心”是语义双关的,那“黄檗”是一种植物,入药,味苦。但显然,这首春歌最后两句陈说“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当然不是要描述“黄檗”的春天来了,而是述说自己的“苦心”与日俱增,对心上人的思念与日俱增,绵绵无绝。

虽然我们可以从诗歌赏析角度来看待这些“春歌”,但实际上《子夜四时歌》(包含“春歌”“夏歌”“秋歌”“冬歌”)都是真正入乐歌唱的,且还可以编配有曼妙的舞蹈,其流传应该是很广的。也就是说,《子夜四时歌》等等原本就不仅仅是文学艺术,而是自带歌舞的综合表演艺术。1995年版电视剧《三国演义》第四十三集中,在刘备与孙尚香的婚礼场景上,还运用了新编制创作的《子夜四时歌》作为插曲——曲子当然不是晋代或南北朝时代的古乐。而歌词则分别选自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春歌”的第十首、“夏歌”的第八首、“秋歌”的第十五首和“冬歌”的第一首。这样编排下来,这首电视剧《三国演义》《子夜四时歌》插曲的歌词如下: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

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朝登凉台上,夕宿兰池里。

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

仰头看桐树,桐花特可怜。

愿天无霜雪,梧子结千年。

渊冰厚三尺,素雪复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而电视剧里,插曲还是精心地用“吴语”来进行演唱的,与情节、画面相得益彰,很有“吴声歌曲”的古风古韵。

据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收录《子夜四时歌》,除我们上文所提到的“春歌”二十首,则还有南朝梁武帝萧衍“春歌”一首,南朝梁代王金珠“春歌”三首,唐代王翰“春歌”一首,唐代郭元振“春歌”二首,唐代李白“春歌”一首,唐代陆龟蒙“春歌”一首,共计有“春歌”二十九首。其中王翰的那首歌曰:“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这明显与惯例不合,为五言八句,似乎原本是两首,被合成了一首。特别是前四句,写春天芬芳满怀,春游难忘,写落花有情,写折柳情长;如果将其混入南朝乐府民歌里,真是一样的风韵,还真的不好区分开来。

另一个完全与其他“子夜四时歌”体例不合的是李白的那首“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李白的这首“春歌”,是五言六句的,肯定不能如同其他的“春歌”一样入乐歌舞。而从内容上看,这是隐括运用了汉乐府诗《陌上桑》。诗歌最后一句“五马莫留连”,此所谓“五马”,原专指“太守”。据东汉应劭《汉官仪》载云:“四马载车,此常礼也。惟太守出,则增一马。”而此“五马莫留连”,正对应汉乐府诗《陌上桑》里的“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而如果没有《陌上桑》的文化背景,则诗句“五马莫留连”只会让人不知所云,也就是说,李白这首“春歌”都用上如此高大上的“典故”了,其“文人化”倾向非常明显,远没有南朝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之“春歌”的本色与质朴。

让我们再选一首这样本色质朴的南朝乐府民歌“春歌”品味一番。《子夜四时歌·春歌》二十首其七歌云:

朱光照绿苑,丹华粲罗星。

那能闺中绣,独无怀春情?

这前两句是说阳光灿烂,园林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红色的花朵(“丹华”即丹花,红花)粲若群星,无不让人感到这春光美好。后两句则更能引人共鸣,这就是“哪个少年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啊!这自然、纯真的春情与美丽、明媚的春色相互映衬、相互生发,值得所有的赞美与讴歌,是最好的人间值得。

啊,美好的春天来了,宜欢唱“春歌”。

编辑

曾璐

责编

刘志

编审

王玺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