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凯里:“旅游+”赋能四季有产业全年有增收

动静原创凯里市融媒体中心
1654754280

近日,记者走进凯里市下司镇马场村,看见坝区里的草莓大棚整齐排列,田间地头各类蔬菜绿意盎然。马场村位于山间盆地,气候宜人,村民有多年种植草莓和蔬菜的历史,但以往长期是自产自销,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收益低。

近年来,凯里市以“旅游+”推进旅游产业化,助力乡村振兴。下司古镇作为全市重点景区之一,通过旅游提质升级,丰富了景区及周边旅游业态,成为凯里积极推动“旅游+”融合发展的缩影。

距离古镇仅2公里的马场村,紧紧依托景区的旅游资源优势,瞄准景区外来游客、过境游客和凯里城区市场,自2017年开始,采取“村党总支+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将全村种植养殖户纳入合作社,重点发展草莓、蔬菜等产业,村集体经济逐年壮大。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我们村的草莓种植发展到现在的500亩,眼下,我们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继续坚持种植大户、技术能手结对帮扶种植户,定期开展农业技能和产业培训指导,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马场村主任刘雍飞介绍道。

平日里来古镇游玩的人,不少也会去附近的马场村现场体验采摘乐趣,如果到了节假日,游客就更多了。一个小长假下来,几乎可以卖完村里熟了的草莓,每斤价格30到50元不等,收益直接进了农户们的“钱袋子”。

刘雍飞说:“每年‘五一’期间,我们会在村里举办草莓节,每天吸引游客上万人,这时的草莓不仅卖得上价格,而且销量大增。”

“我和老伴种有5亩草莓地,以前是露天种,损失大,后来村集体公司支持我5000元改成大棚种,安排农技人员手把手教,草莓大获丰收。”谈起种草莓,68岁的龙明行满脸笑意,过去的贫困户,如今通过种草莓每年收入10多万元。

经过摸索,马场村形成了“冬春两季大棚种植、夏秋季节露天种植”的草莓种植模式,实现季季有果,经济效益稳定攀升。

为避免单一产业的潜在风险,在“旅游+”的思路指引下,马场村专注发展城郊蔬菜产业。

“四季豆、豇豆、莴笋、芹菜、香菜、无藤瓜、黄瓜等,应季的、反季的,农贸市场上常见的,我们村的农户都在种,70%卖到凯里城区,同时供应古镇景区和周边县城”。说起蔬菜种植,刘雍飞很自豪。

在村企社“三合一”模式推动下,如今,马场村的蔬菜种植规模达300亩,基本实现了四季轮作和精细化管理,有品质、有产量、有口碑、有销路。农户也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全年有稳定收入。

据了解,马场村有986户,92%的农户有致富产业,95%的劳动力有致富门路,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万元以上。

凯里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雷子德

编辑

范洋

责编

时小千

编审

王玺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