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遭受家庭暴力,应该如何向各级妇联组织求助?消除家暴的难点在哪里?动静记者对贵州省妇联副主席蒋耘进行了专访。
动静记者:近年来,贵州省妇联接受家暴方面的求助数据有何变化?
蒋耘:
今年以来,贵州省妇联接待和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接听来电这块收到的咨询和案件就有近百件,其中家庭纠纷约占45%,这45%的家庭纠纷案件中一半以上与家庭暴力有关。这说明家庭暴力的情况是比较多的。
由于妇联的管理模式是属地管理,直接电话联系省级妇联或实地咨询的群众并不多。妇联的相关数据是年底统计,所以现在还无法发布全省的相关数据。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今年各方面的信息咨询、法律咨询要比往年稍微增多。近年来,在省妇联接收到的家庭纠纷问题举报中,有很多起事件并非本人来反映、上访,而是他周围的邻居、朋友看见了,通过各种渠道向我们反映。例如以前农村打小孩等事大家都不当回事,现在却能意识到问题并反映,这表明人们法治意识增强了。
动静记者:如果有人遭受了家暴,妇联会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蒋耘:
妇联如果收到相关的问题反映,首先会通过属地管理的方式让当地妇联干部进行情况核实。
若是12338接到来电,首先会问清问题的缘由和所在地。现在12338与12345是并线的,能够提供一些标准化的回答。工作人员无法回答,则会记下咨询者的联系方式,由妇联专业的律师团队、心理咨询师团队在后续回拨解答。如果需要妇联去事发地帮忙处理事情,我们会用转办、交办的方式,转交给市州妇联、县级妇联属地走访处理。
但是,从妇联的角度我们也会对当事人说,妇联的帮助是有限的,是跟其他相关机构共同协商办理的。如果是十分严重的事件,交给检察院帮助会更大,司法救助效力更强,我们只是慰问救助。
动静记者:妇联有哪些主动措施预防家暴发生呢?
蒋耘:
我们跟政法委员合作,由政法委专门出台了一个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八单一表”,政法部门要求社区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日常走访排查的时候,发现相关的家庭矛盾纠纷问题的苗头就告知妇联的工作人员。
政法部门把表单开到妇联,妇联主席、执委等干部就有职责去走访了解。通过这种各个单位联合的机制,我们在发现家暴苗头时就不让这件事件扩大,发挥妇联的调解作用,从家暴的苗头上去化解这个矛盾,尽量减少极端的恶性事件的发生。
动静记者:在处理家暴案例的过程中,最困难的点在哪?
蒋耘:
难就难在家暴属于家庭矛盾纠纷,很多时候受家暴者不愿意说出来,而且存在反复家暴的问题。
比如说,出现家暴以后,我们给受害方提出了解决办法,但受害方为了孩子和老人考虑,有可能还会继续忍受家暴,这种困难我们是解决不了的。家暴的处理最主要还是取决于当事人自己,而不是我们说要怎么做就怎么做。
妇联工作的出发点是促进家庭的和谐,为的是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我们到基层开展培训,基层的妇联干部都说现在不能仅劝和,还应教育广大妇女要发扬这个“四自”精神,要自强自立。
动静记者:《贵州省反家庭暴力条例》颁布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效?
蒋耘:
《贵州省反家庭暴力条例》在设立之初就有两个重点,一是预防,二是处置。
对大众进行预防,才能消除家庭暴力的源头,为此省妇联今年举办了多场线上宣传。例如,今年3月2日至20日,妇联以“反对家庭暴力,共建幸福家园”为主题在全省开展了短视频大赛,参与量高达十万,宣传效果十分可观。
在处置方面我们省里也有很多亮点,如公安部门的告诫书和法院的人身安全保护令。此外,省委政法委也特别支持妇联的工作,婚姻家庭的矛盾纠纷调解这块工作,还纳入了平安贵州建设的考评工作当中。
今天是国际家庭消除暴力日,妇联的各个单位也在努力做宣传。之后的12.4宪法日,我们也会结合法治建设内容进行反家暴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