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产品怎么就火了?
故宫文创的走红,也点燃了各地文创的热情。
近年来,贵州的视觉艺术可谓是浓墨重彩。这其中,就包括了中国古老的艺术门类——书法。在省书法家协会的推动下,打上贵州“烙印”的书法作品频频在国内各大展览及奖项中崭露头角,尤以中国书法艺术最高奖项“兰亭奖”分量最重,一批年轻的贵州书法家也逐渐涌现出来。 本期,省文联副主席,贵州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加林做客“动静会客厅”,聊聊贵州书法领域近几年取得的成绩。
近些年,贵州京剧院结合贵州特色,融合本土文化,不断丰富剧目创作,频频在中国艺术节,中国京剧艺术节等平台上收获奖项,大放异彩。让观众能够通过戏曲的形式领略贵州的文化独特魅力。本期“动静会客厅”邀请了省文联副主席、贵州京剧院院长侯丹梅,聊聊这些年贵州京剧院在剧目创新上做出的努力和成绩。
贵州花灯剧,原为一种民间小戏,但经过几代花灯剧艺术家的努力,花灯剧已由一个单一的民间艺术形式衍变成载歌载舞、风格独特、雅俗共赏的地方剧种。近年来,贵州花灯剧院编排了许多剧目奉献给观众,并远赴美国、英国、法国、印尼、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演出,深获观众欢迎和好评。本期做客“动静会客厅”的是贵州文化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贵州省花灯剧院院长、书记邵志庆,听她聊聊贵州花灯如何在世界各地“亮”起来。
2018年,贵州电影确实火了!饶晓志导演的《无名之辈》、毕赣导演的《地球最后的夜晚》,以及陆庆屹导演的纪录电影《四个春天》......全国的几万块银幕上陆陆续续播放着不同的贵州故事,让几千万人次的观众体会到了贵州的各种风土人情。言而总之,要口碑有口碑,要票房有票房。 如何继续为贵州电影再添把火?动静记者专访了贵州省电影家协会主席,贵州师范大学教授李俊。
说起文艺评论工作,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大家接触得比较多的往往是文艺作品本身。那文艺评论究竟“评论”哪些范畴的作品?贵州的文艺评论工作究竟开展得如何?动静记者近日专访了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贵州民族大学教授杜国景,一起交流如何在多元的文化生态下,让文艺评论发出强有力的引导声音,将贵州优秀的文艺作品“带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