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桑维亮:沉下心来抓发展,在新征程上继续赶超

动静原创
1608200340

黔东南,自然生态优美,民族文化丰富,“十三五”期间,黔东南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在13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同时,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今天的《坚持高质量开创新未来——市州书记谈“十四五”》专栏,来看动静记者对黔东南州委书记桑维亮的专访。

动静记者:您如何评价本次全会的价值和意义?

黔东南州委书记桑维亮:这次省委全会,谌贻琴书记重要讲话用“三件大事”和“七个持续”,《建议》用“六个大踏步前进”生动总结了“十三五”时期我省的巨大成就,深入剖析了我省面临的“五大机遇”“五大优势”“五大差距”。从构建四大体系、建设三大试验区、打造三大支撑等十个方面部署了“十四五”时期的重点任务,必将推动全省上下形成开启新征程、展现新作为的强大合力。

动静记者:黔东南在“十四五”开局和起步上有哪些良好的基础和比较优势?

黔东南州委书记桑维亮:相比较而言,黔东南有独特的发展优势。一是生态环境优良。州内森林覆盖率达67.98%,森林面积3200多万亩,有世界自然遗产地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全省10个林业重点县有8个在黔东南。二是民族风情浓郁。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3项72个保护点,中国传统村落409个,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536个,数量均居全国市州第一位。三是旅游景观多彩。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14个,是“中国苗侗风情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是《纽约时报》公布的全世界52个最值得到访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四是区位优势明显。贵广高铁、沪昆高铁穿境而过,黎平机场、凯里黄平机场航线不断加密,高速公路织线成网,水陆空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十三五”以来,黔东南克服重重困难,战胜了种种挑战,基本完成了“十三五”的目标任务,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脱贫攻坚夺取全胜。1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85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二是疫情防控有力有效。第一时间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四早”“四集中”防控要求,用最短的时间有力有效遏制了疫情。三是经济发展脱虚向实。我们着力推动全州经济提质向实、止跌回升,步入健康发展轨道,预计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7%。四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决守住各领域风险防控底线。五是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动静记者:黔东南州贯彻本次省委全会精神有什么思考和打算?

黔东南州委书记桑维亮:“十四五”对黔东南州来说非常重要,赶超突围的任务很重。黔东南的县多、县小、县弱,产业发展滞后,产业发展是我们最大的短板。生态红线都划在我们黔东南,我们占了全省生态保护红线接近2/3。如何在“十四五”期间和全省一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着力考虑的就是“四个轮子”一起转,同时要五个“沉下心来”:坚定不移做到沉下心来抓产业发展、沉下心来抓项目建设、沉下心来抓招商引资、沉下心来抓主体培育、沉下心来抓改革创新。

结合比较优势,我们列出了九大产业,都可以发展成百亿级产业。另外我们黔东南的旅游业,也是黔东南最具优势,最具竞争力的地方。省委给我们黔东南的定位是“守住两条底线,用好两个宝贝”,就是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两个宝贝,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

我们将努力扬长避短,坚决贯彻落实这次省委全会精神,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锦绣黔东南新未来。

记者

黄堇茗 王媛媛 曹浩 杨波

摄像

曾明 谢鑫

编辑

王一雄 黄堇茗

责编

刘露

编审

苏姝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