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和广西之间
一老一新两条铁路跨越千山万水相映成辉
一条是1959年建成通车的黔桂铁路
另一条是刚刚全线贯通的贵南高铁
贵南高铁线
群众庆祝黔桂铁路都桂段开通
在广西巴马县,有一位贵阳工务段退休的老铁路人李正秀,他一生服务于黔桂铁路,对这条大山深处的铁路充满情义。
他的儿子李小远,现是贵阳南车辆段5T运用车间工程师,负责贵州境内铁路货车的运营维修工作。
“三年多没回家了,贵南高铁全线通车那天,我要回家看看父亲。”
“太苦太累,太苦太累。”
“太苦太累,太苦太累。”这是李小远对铁路工作的初认知。这样的认知全部来源于父亲李正秀。
1970年铁路招工,李正秀被分配到都匀工务段工作,成为黔桂铁路上的一名桥隧工。在那个几乎没什么机械化的年代,铁路工作十分艰苦,没有通讯工具、维修工具也相对原始。作桥枕、除杂草、修护坡……什么工作都要靠人力完成。
上世纪60年代车辆钳工用千斤顶把车轴顶起来掉头
工人铺设黔桂铁路
路难走,活难干,人难见。当时和李正秀一起出来的老乡受不了这份苦都逃跑了,宁可回家种地。
李正秀工作繁忙、单位流动性强,李小远一个月才能见到他一次。假期的时候,他会到父亲工作的地方和他同吃同住。“当时就是竹席搭的工棚,上边铺上油毛毡,十几个人住在一起,睡折叠的钢丝床,洗澡的地方都没有。”
李小远父亲(右一))
而这样爬山、修路的日子,李正秀一待就是39年,他不但坚持下来,熬过了艰难的岁月,更见证了中国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
我叫李小远,“远”是远乡的远
“我的名字是爸爸起的,因为他一直离家比较远,所以我的名字里有个‘远’字。”
李小远在贵阳南车辆段历史墙面前
虽然铁路工作“太苦太累”,但李小远依然进入了铁路系统,只是他成为了一名工程师。“我父亲是负责桥梁隧道的,我是负责铁路货车这块的。”铁路上的工种很多,但他们的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保障好铁路车辆的安全运行。
贵阳南车辆段5T运用车间
贵阳南车辆段——承担整个贵州省境内铁路货车的运营维修工作。李小远就是这里的5T运用车间工程师。用他自己的话来说,“5T”就像是医院的仪器,而他们就像铁路货车“医生”,为“病人”进行安全检查,保证它们进入安全状态。
正在工作的李小远
1998年技校毕业以后,李小远被分配到贵阳车辆段,先从安全员、检车员做起。最开始上班的时候,单位刚步入机械化,“当时每个人拿个锤锤,拿个扳手,列车进来了后就顺着列车一辆辆的钻进去检查,除了牙齿、眼眶,浑身都是脏的。”
有时候遇到雨天,李小远和工友们浑身都是湿的。到了夏天,太阳直晒在铁轨上,车轮的温度又是七八十度,身体被烫到更是常有的事。当时单位还流传着一句自嘲的顺口溜:远看是要饭,近看车辆段。
李小远介绍检查货车转向架情况
2009年,中国铁路的发展正从机械化向着数字化迈进。车辆段要上新的技术设备。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李小远来到北京学习新检测系统,回来后还需要自己摸索、啃硬骨头,研究系统如何使用如何改进,琢磨明白了再带徒弟。每次上手,自己都需要在脑子里过无数遍。
李小远在指导职工进行动态列检作业
从一线的安全员、到工长、再到如今的工程师,李小远走得艰难,走得扎实。他说自己和父亲最像的一个地方就是“专注”,从来都不会半途而废,“就像医生医治好了病人,我们修好了一辆车,就会感到很自豪。”李小远笑着告诉记者。
以后,我能常回家看看了
“已经三年多没有回家了。”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李小远很少回家。但父亲早年工作落下了不少病根子,加上母亲去世、弟弟长期在外打工,独居在广西的他更需要李小远的照顾。
李小远的家人
贵州贵阳到广西巴马,400多公里的距离,李小远说,以前回一次家,特别费时费力。“要先坐普客到金城江中转,贵阳到金城江每天只有两班,都是凌晨才到,还得在周边睡一晚上,等到一早再坐客运车,往往第二天下午才会到家。”2013年李母去世的时候,李小远连夜驱车赶了20多小时的路才到家。
独居在广西巴马县的李正秀
贵南高铁全线贯通在即,李小远非常喜悦。“这下子从贵阳坐高铁一个小时到金城江(河池), 再转坐直达的客车,基本一个上午就能到家了。”作为铁路千万职工中的一员,他喜悦祖国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作为万千漂泊在外的游子之一,他喜悦消除了“三年未归家”的苦闷。
李小远正在给父亲李正秀打电话
“以后早上出发,中午都可以到家吃上午饭了。”李小远在电话里告诉父亲。他准备在贵南高铁开通首日就回家看看父亲,这趟高铁对他来说意义重大——是故乡不再遥远的开始。
图片提供:李小远本人 宁波 黎玉松
记者:孙佳琦(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