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铜之光 华夏一脉——先秦时期
贵州境内南盘江、北盘江、清水江、锦江、乌江、赤水河等流域均发现了不少先秦时期遗存,文化面貌上呈现出多样性特征,与周边地区关系密切,表明大江大河自古就是族群互动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史载楚将庄蹻循江入滇,或溯沅水伐夜郎而王滇的历史记载,即是江河作为文化通道的文献证据。
贞丰沙坝遗址
南、北盘江发源于乌蒙山,两江交汇后称红水河,是珠江上游重要支流。学界一般认为,其与古籍记载中的牂柯江密切相关。
贞丰拉它遗址发掘现场
贞丰拉它遗址F2
20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陆续在南、北盘江流域征集了数量不菲的各类青铜器,继而发现了一批史前至战国秦汉时期遗址。其中商周时期重要遗址有贞丰天生桥、拉它、沙坝等遗址。该区域文化面貌较为复杂,具有岭南、滇东南、本土及越南北部青铜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不对称形铜钺
在“青铜之光 华夏一脉——先秦时期”展馆中展出的“不对称形铜钺( yuè)”,反映了贵州与越南东山文化关系密切。其呈扁圆銎(qióng),弧形刃,钺身不对称。銎上有一方框,内饰卷云纹。钺身一面饰四人,其中二人作击鼓状,另二人作抬物状。下饰回纹条带。另一面则光素无纹。
展出的部分铜钺
钺,既是兵器,也是礼器。《说文解字》中称:“大者为钺, 小者为斧”。作为兵器,其与斧类似,使用方式以劈砍为主。在商周时代开始逐步演变为象征着权力和威严的礼器。
制图:王珺璐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
开馆时间:2月3日起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正常开放,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点:
贵州省博物馆1、2、3楼3个展厅
门票:免费(微信搜索“贵州省博物馆”公众号预约入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