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贵州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纪录片展播季第二季。从9月7日起,贵州广播电视台科教健康频道《记忆贵州》栏目将用四个月(9月、10月、11月、12月)的时间,集中播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采集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优秀项目综述片15集。
10月19日周二20点10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纪录片展播季第二季第七集《石阡木偶戏国家级传承人——付正华》将在贵州广播电视台科教健康频道(贵州6频道)《记忆贵州》栏目播出,敬请届时收看。
第七集
石阡木偶戏国家级传承人
付正华
中国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傀儡子”,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 它根植于民间,生命力旺盛,经数百年顽强发展至今,形成种类不同、表演形式多样、剧目丰富的戏剧艺术样式。中国的木偶戏兴起于汉代,清代以后进入全盛时期,不仅流行范围广,而且演出的声腔也日益增多,出现了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铁枝木偶、药发木偶五种。
贵州石阡杖头木偶戏以形象大方、着装艳丽、表演生动著称,极具地方特色。杖头木偶在中国为数不多,大都以现代戏形式存在,而石阡木偶是以古装戏的形式保存下来的,在全国不多见,其艺术价值不言而喻。
到了清代中晚期,全国各地民间几乎都有了木偶戏的班社。这些民间木偶戏班社大都是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各种表演技巧、特技日趋丰富。木偶戏艺人长期在民间庆典、祭祀等活动中演出,使这种艺术样式扎根民间,获得较大的生存空间。
石阡木偶戏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为鼎盛发展时期,拥有太平班、兴隆班、天福班、杨正家班、泰洪班等木偶戏班。付正华是泰洪班班主,该戏班是以家传与师传相结合的方式传承,传至付正华已是第七代。以付姓家族为主的泰洪班成员达十余人,活跃在石阡县及周边各城镇。木偶戏的锣鼓一响,必定是人山人海的热闹景象。
1942年,十二岁的付正华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木偶戏,1955年成立石阡县“木偶表演剧团”。他具有丰富的木偶表演经验,并创造性地将唢呐、二胡演奏融入木偶戏表演中。他掌握剧目二百多个,主要作品有《三讨荆州》《樊梨花招亲》《穆桂英大战洪州城》《关云长过五关》等。
石阡木偶戏是农耕时代的产物,它适应“自给自足”的文化生态环境,具有浓厚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与审美趣味逐渐改变,石阡木偶戏渐渐失去了生存的文化土壤和空间,出现“ 无人表演” 和“ 不看表演”等窘境。木偶戏班不复当年千家请、万家迎的光辉场面,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付正华领着泰洪班最后一次民间巡回演出是在1998年。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木偶戏经过历代艺人不断探索与改进,操作方法、舞台装置、表演技巧渐趋成熟,形成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2006年,石阡木偶戏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付正华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石阡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
石阡政府在2006年提出民族文化进校园,对木偶戏进行保护传承,请付正华到石阡民族中学教孩子们表演木偶戏。从此,不传外姓的付家木偶戏深深地植根于石阡民中,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一种极具生命力的艺术,一定是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中国木偶戏传承二千余年,至今仍活跃在城市和乡村的舞台上,一定是具有充分的民间基础。中国传统木偶戏满足民间信仰。人们相信通过木偶戏的仪式表演可以驱邪避灾、祈福禳疾。人们在礼敬神明时,通过演出木偶戏传达一种仪式感。只要人们的敬畏之心还在,木偶戏就不会消失。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腾讯《中国人的一天》
下周二晚8点10分,《记忆贵州》栏目将播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纪录片展播季第二季第八集《布依戏国家级传承人——罗国宗》,敬请收看!
《记忆贵州》|往期精选系列节目:
记忆贵州|往期精选之《川盐入黔》
记忆贵州|往期精选之《苗族鼓藏节》
记忆贵州|往期精选之《山脉人脉文脉》
记忆贵州 | 往期精选之《三线记忆——黔南篇》
记忆贵州|往期精选之《时光边缘的村落——地扪》
记忆贵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纪录片展播季(一)
记忆贵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纪录片展播季(二)
每周二20点10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栏目《记忆贵州》将在贵州广播电视台科教健康频道(贵州6频道)播出,敬请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