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一个‘史上最难就业季’,好像今年也不例外。”一位求职者说。
毕业季来临,求职市场上又热闹起来。毕业生们怀着憧憬,忙着找工作;跳槽的重新出发,寻找更好的机遇。在贵州,由团省委牵头,全省各地打造了41个青年驿站,这里提供5天以内的过渡性住宿和综合性服务,帮助外来青年解决住宿难、就业难题。近日,动静记者走访了部分住在青年驿站的求职者们,听听他们如何在困境中寻找希望?
考公,部分求职者的选择
“我身边很多同学、朋友都在考公务员,受疫情影响,不少企业比较艰难,还是在体制内稳定。”和大多数毕业生一样,考公成为了海南大学蔬菜学专业研究生李彩朝的首选。目前,他住在青年驿站,准备参加今年公务员考试。
李彩朝
孤注一掷,这个词可以用来概括李彩朝的择业现状。前段时间,他报考了贵阳市花溪区青岩农业服务中心,招考一个岗位,岗位要求农业相关的研究生学历,报名人数竟有1000多人,最终符合笔试条件的都有288人,如此的竞争压力是李彩朝没有想到的。
3月份,他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培训班。李彩朝说:“我去培训的目的主要是锻炼自己的面试能力,需要在大家面前练习胆量,磨练自己的表达能力。”
像李彩朝这样一心只想考公务员,死磕到底的是少数。许多毕业生尽管把考公作为首选,但也在同步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
“考公也是我的第一选择。”华南农业大学农村发展专业研究生陈华江坦言。
陈华江
陈华江的老师曾劝他留在广州工作,发展机会更多。但他认为,现在贵州的发展也很不错。“我一直在关注着相关的政策,新国发2号文件等对农业农村有很好的政策,我觉得就算不在体制内,发展的空间也很大。”因此,陈华江把求职的目光也放在了一些农业产业公司。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入编的机会毕竟有限。有的毕业生把思路进行了调整,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以期能如愿。
西南大学市场营销本科生令狐昌明和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本科生赵益远是老乡,两人一起结伴在贵阳找工作,同住在青年驿站。考公的压力加上求职的不易,让两人有了新的打算。“‘三支一扶’是个方式,通过在基层服务两年,服务期满后,再考编制,也许能考上。”
左 令狐昌明 右 赵益远
退一步 也不易
“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经历了求职困境后,陈华江说。
在贵州就业信息网上,有一些优质的岗位,但抢的人也多。为了找到工作,就将择业标准放低一些。只要待遇还可以,有发展前景的公司,陈华江都想去尝试一下。最近,他收到了一家商业地产的面试通知,是一个企划岗位,要求具备研究生学历。陈华江说:“社会上,学历普遍升高,研究生学历就业优势也并不大。很多好一点的单位,准入门槛就是研究生。”面试采取视频的方式,陈华江了解到,当天有3个面试者。现在,在结果出来之前,他仍在寻觅其他的工作。
2020年,蒋先志从湖北工业大学金融专业本科毕业。在宁波工作一年多,今年,因为亲人的离去,他回家乡工作意愿愈发强烈。蒋先志想着,自己有一定工作经验,回到贵州,找工作应该没有多大问题。而事实上,最近的求职经历让他有些挫败感。
上周,他收到了一家互联网公司的面试通知,给出的待遇和他之前在宁波的收入相比,差不多少了一半,所以这家公司对他并没有多大吸引力。但去面试当天,却让蒋先志傻了眼。“公布的岗位是3个,面试的人就有30多个。”看到有这么多的竞争者,不由得加重了他的焦虑感。
为了尽快找到工作,蒋先志进行海投简历,最忙的时候,他一天面试3次,当天早上面试的两家公司离得较近,结束一家,马上快速跑步到另一家。白天他穿梭在贵阳市街头,晚上才回到青年驿站,这段时间不太容易的求职经历甚至让他失眠了。
蒋先志
“我发出去的简历很少有收到回复,反而是一些没有投过简历的销售公司或者工厂,他们不断打电话给我,叫我去面试。” 贾钰是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管理本科生,所学的专业与文旅有关,而目前疫情对文旅行业冲击较大。上个星期,有个书店通知贾钰面试,是一个关于文创的工作,她很高兴。“这次总算是专业对口了,能发挥我的所长。”但到了书店,面试官告诉她,虽然定的是文创岗,但在书店主要是负责销售店内的文具用品。
听着贾钰给记者讲述求职经历,一旁的令狐昌明和赵益远不时发出笑声。“她还是求职经历太少,不知道里面的一些问题。那些叫她去做销售的多半都是中介,我们也遇到过很多。”两人表示,在求职市场上,中介机构占到了80%的比例,他们的存在扰乱了求职市场,让求职环境变得不理想。
这些中介就是看中了求职者“就业焦虑”的弱点,吹嘘所介绍的工作。令狐昌明说:“我有一次就是不明就里地进了一个销售公司,主要是卖水性笔的,但他们把这个前景吹嘘得很厉害。每天早上都要喊口号,打鸡血,洗脑一上午。下午就出门,在大街上拼命地卖笔。我一看就知道被骗了,第二天就没去了。”
立足现实 “曲线救国”
就业不易,求职者更需要想清楚究竟想要什么?找工作跟谈恋爱一样,互相对上眼,工作才会有着落。
白城师范学院音乐表演专业本科生高文永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位公立学校的老师。为此,她采取的方式是一步步奠定教学经验,慢慢接近目标。她分析,很多幼儿教育机构需要她的专业,到这样的机构找工作也相对容易。
通过一周的时间,高文永面试了几家机构后,最终定在了一家较为知名的早教机构。拿到这份offer,她终于松了一口气。签了合同后,她还可以继续在青年驿站进行过渡,找一下工作地附近的房子。“青年驿站对于我们家不在贵阳的人来说,实在太贴心了。不用大包小包带行李,这里的用具一应俱全,拎包入住。”
令狐昌明和赵益远找工作经历了不少波折,仍然互相打气。这周,两人去了一家物管公司面试,原本以为要求不会太高。但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提的都是一些物业管理方面的专业问题,有的问题,他俩竟一时答不上来。还好面试最后,面试官和两人谈到了薪资的问题。“看来还是有戏!”令狐昌明信心满满地说。
“总不可能都毕业了,还要父母养着!”物管的工作是两人对目前求职困境的一份妥协。他俩计划好了,等符合条件后,他们要去参加“三支一扶”。
屡次面试的失败,让蒋先志有些沮丧。虽然他学的是金融专业,但在实际工作中,觉得还远远不够用,他认为还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增加求职砝码。“尤其是现在的互联网金融,我觉得自己相关的知识非常欠缺。”
蒋先志决定先找一个工作,然后准备继续考研,空闲时间,他还在坚持学习。在青年驿站的寝室,书桌上的一个笔记本上,是他工整地书写的英语单词。
“你可以的!可以的!”同寝室的男孩子们为他加油打气。
在青年驿站,像是一个临时组建的家,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离开时,也会有诸多不舍。有青年写下留言:来到贵阳这个陌生的城市,心中充满了迷茫。青年驿站给我带来了温暖和关怀,无后顾之忧地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温馨的驿站让我爱上了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