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贵州文化老人 | 屯堡地戏 ——《安顺城记》选篇【演艺志】

动静原创贵州省文史研究馆
1626071220

【演艺志】

屯堡地戏

安顺作为屯堡区,演艺活动中最具特色的首推地戏。地戏俗称“跳神”,是屯堡人独有的一种民间戏剧活动,演员面罩青纱头顶面具,背插战旗手持刀戟,在锣鼓伴奏中演唱和舞打。剧目多为英雄征战故事,体现崇武尚勇、追忆祖先的精神情怀,具有娱神娱人、祈福消灾、道德教化和交际娱乐功能,盛行于安顺以及周边平坝、普定、镇宁、关岭、紫云、清镇、花溪、长顺等屯堡人聚居之地,因其独特性和唯一性而广受关注。地戏的起源,一般认为源于明代的军傩,大约在明初就随征南大军传入黔地。近年研究认为,地戏是由明朝初年驻屯黔中的将士和江南等地移民及其后裔在祭祀、娱乐习俗的基础上,将傩仪、武打、面具与说唱文学等“形式碎片”嫁接组合而成,成型时间约为清朝前期,是继发性仪式剧。

康熙《贵州通志》载“土人跳鬼图”(本书编委会提供)

“地戏”一词,最早见诸史载的是道光七年(1827年)刘祖宪主修的《安平县志・风土志》,其“土俗”条下有云:“元宵张鼓乐,灯火爆竹,扮演故事,有龙灯、狮子、花灯、地戏之乐。”相关资料还有以下几条:一、嘉靖《贵州通志・卷三》载:“除夕逐疫(俗于是夕具牲醴,扎草舡,列纸马,陈火炬,家长督之,遍各房室驱呼怒吼,如斥遣状,谓之逐鬼,即古傩意也)。”二、康熙十四年(1675年)《贵州通志・卷二十九》载:“土人所在多有之,盖历代之遗民也。在广顺、新贵、新添者,与军民通婚姻,岁时礼节皆同。男子间贸易,妇人力耕作,种植时田歌相答,哀怨殊可听。岁首则迎山魈,逐村屯以为傩,男子妆饰如社火,击鼓以唱神歌,所至之家皆饮食之。”三、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贵州通志・卷三十》除保留上文外,增加了一幅“土人跳鬼图”。四、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庚辰科解元、镇宁人余上泗有《蛮峒竹枝词一百首》,其第五十七首云:“伐鼓鸣钲集市人,将军脸子跳新春。全凭认得杨家将,看到三郎舌浪伸。”并注:“土人岁首跳神以为傩,所唱皆杨家将,有六郎、七郎、八郎之称。”五、乾隆间流传的《百苗图》绘本有“土人”条,其画面演绎为二人持面具,二人各持一锣一鼓并行的内容。六、道光七年(1827年)刘祖宪主修的《安平县志》除有前引“地戏”之文外,也有“土人”的记载:“土人所在多有,县属西堡尤盛。相传为洪武时屯军之眷属亲戚,与屯军先后至者,因居日久,故曰土人,一曰旧人……岁时礼节,俱有楚风。正月自元旦以至十五,击鼓以唱神歌,装扮傩神,沿村逐疫。”七、民国《续修安顺府志辑稿・民生志(上)》有“跳神戏”条,记曰:“黔中人民多来自外省,当草莱开辟之后,人民多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事渐废。然四顾环境,尚多苗蛮杂居其中,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迄今安顺、普定各屯与归化北部龙场、狗场、猫营一带犹盛行,向替简称为跳神。盖借农隙之际演习武事,亦存有寓兵于农之深意也。时当正月,聚集阖寨之人,鸣啰击鼓,歌唱为乐。跳神者首蒙青巾,腰转战裙,戴假面具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歌唱,应声而舞。如所跳材料系取自《东周列国》者,便名曰‘跳列国’,系取自《封神演义》者,便名曰‘跳封神’;其余如‘跳汉书’‘跳三国’‘跳说唐’‘跳征东征西’‘跳平南’‘跳杨家将’等,皆以其所取材料而名。其有歌舞俱佳者,邻近村赛亦多备席延往跳之。”

乾隆《百苗图》“土人”条所附插图(本书编委会提供)

屯堡地戏以村寨演出为主,一般一村一堂戏,演员二三十人,均为村民,由“神头”负责。地戏在平地村野围场演出,从不登台,在每年春节和阴历七月稻子扬花时节演出,少则数天,多则半月,春节为盛。地戏面具俗称“脸子”,每堂地戏都有数十上百面脸子,主要是武将脸谱。脸子是神的象征,每年演出前后都有郑重的祭拜仪式,仪式分为“开箱”“请神”“顶神”“扫开场”“跳神”“扫收场”“封箱”几个环节。“跳神”为正式演出,又分“设朝”“下战表”“出兵”“回朝”几个部分。比较特殊的是演出前必不可少的“扫开场”和“设朝”仪式。“扫开场”由两个小童进行,扫场毕,剧中正、反方四员将官出场,起舞驱邪并作自我介绍,下场后开始“设朝”。设朝往往是藩邦写反表派人送到天朝,皇帝设朝议事,确定由谁挂帅征讨,然后将“元帅”这个主角引出场。“设朝”仪式将整个演出植入一个以皇帝为代表的国家政权体系框架之中,为武打表演赋予一种“平反镇乱”的正统背景,使整个演出有张扬国家武士神威的意图。地戏和其他仪式剧不同在于,它的仪式在普通民众与天地神灵之间多了想象性的“国家权力”这个建构,通过这个开场仪式,地戏确立了它的“神圣叙事”模式,每部戏都以朝廷作为情节的起点和终点让英雄们从朝廷出发,经过征战讨伐取得胜利又班师回朝,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结构。在某种意义上,这种从朝廷出发又回到朝廷的结构模式,正是屯堡人以正统自居忠于朝廷集体无意识的一种固执表现。

地戏队应约到外村演出之前,还有一些参拜仪式,即由顶戴元帅的演员带领大家在村落中进行参庙、辞寨等活动。大体说来,其应邀赴外村演出的程序有下帖、择吉、辞寨、接风、正戏、送行、回寨等诸多步骤,每个步骤都有特定的仪式规定。在这些活动中,整个社区弥漫成仪式化表演场所,村民的日常生活空间和祭祀仪式空间重合,整个屯堡群落以及村落与村落之间因地戏活动联系起一个共享空间。

地戏文本多取材于话本小说、历史演义和民间传说,演绎金戈铁马的战争故事。现存剧目有《封神演义》《大破铁阳》《三国演义》《大反山东》《四马投唐》《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粉妆楼》《杨家将》《三下河东》等二十五个。地戏文本基本都是第三人称为主的叙事说唱体,很少代言体;唱词以七字为主,杂以半文半白的叙述句。唱词大致押韵,不讲平仄对仗,一般一韵到底但并不严格。文字通俗平易,常有屯堡人的俚语俗词掺杂其间。地戏内容有强烈的叙事诉求和特指性,一般只演历史题材,只演历史题材中的征战故事,只演征战故事中的成功事例,即所谓《三国》不演“走麦城”,《说岳》不演“风波亭”,具有强烈的事功性和高度的选择偏向,体现了屯堡社区“崇忠尚武”的价值取向。

地戏演出一般无须布景装置,但有简单的常规布置:一般坐北朝南,北面放“神柜”——装面具的木箱和一张方桌,“神柜”左侧前坐锣师、鼓师;东、西方各放一张长条板凳,象征交战双方的军营、宫殿或山寨,双方主帅就坐在凳上发号施令,演员在长凳两侧分站成两个半圆,表演时走入场中做戏,戏完回复原位。安顺以西的地戏班在小圆场基础上加置一布搭的帐篷,也是坐北朝南,南面左右各开一门,类似戏台的“出将”“入相”,供演员上下场用,演出道具等也放帐中。演出时在场地外或村口边插一面彩旗(三角或长方形),上书所演剧目的简称,如《岳飞传》写“岳”,《杨家将》写“杨”,旁边再写村寨戏班的名称,有的还在旗上绣龙、凤作为装饰。

地戏不着丝弦,一锣一鼓为伴奏乐器。唱腔为男女同腔,悲喜同调,一唱众合并穿插对白。演员戏装比较简单,上身着短褂,腰间系战裙,并佩有香包、玉牌、扇袋等饰品;背插彩色战旗,武将多在面具上佩插稚尾,威风凛凛。演员面遮青纱头戴面具,手持各式木制短小兵器以及扇子、手帕等进行表演。地戏武打动作粗犷刚劲,有大致的程式和套路,介于武术和戏曲之间,名称复杂而技艺简单。地戏无角色行当划分,只在面具上有大致类型分类,常常一个演员兼演数个角色,无须改装,只换面具即可。

地戏面具(脸子)系木质雕凿而成,传统以丁香木为上,后渐以白杨代之,因其质地细密,易雕凿而不易变形开裂。脸子分人物和动物两类。动物有龙、虎、狮、牛、马、猪、鼠、狗、猴等形象,它们在剧中都是得道成精的灵物。人物归为文武两类,文者有帝王、文官、道人、小童、小军、歪嘴、和尚、土地、菩萨、账房先生及夹舌头等,民间将其统呼为“文将”;武将脸子按年龄性别,有老将、少将、女将等。面具雕作手法粗犷、精细,繁简皆有,正派主帅面具尺寸较大,反派主帅尺寸较小。地戏面具着色夸张大胆,色彩艳丽,层次分明,对比强烈。红险多是忠正刚直的主帅、将军;粉色脸多为英俊美貌的少将、女将;青脸多为凶猛骁勇的猛将。正派人物脸色多以粉色为主,反派人物则以杂色为主,黑加白、黑加红居多。面具的装饰重点在耳翅和头盔上。耳翅造型类似佛像,双耳垂肩,给人富态而平衡的美感;锐利的耳翅上方,又增加刚毅英武之气。头盔分为“盘龙尖盔”“盘龙平盔”“凤翅盔”等几种,龙盔主要用于男将,凤盔用于女将。

高台地戏

安顺地戏,以安顺城为分界,安顺以西(包括部分南部和北部)的地戏表演与东部略有差异:伴奏上,有的在一锣一鼓之外再加一钹;服装上多不用围裙,而仅系两条裙片搭在两腿上,称“马甲裙”或“八字裙”;兵器有的喜欢使用所谓真刀真枪,皆为加木柄的铁制兵器,尺寸也较大;还有的则喜欢用桌子、树枝、竹竿等简单用具作为布景或道具;桌子往往用来表示关隘、高山或天界,演员常常会在数张桌子叠成的高台上表演,增加了难度,显得惊险刺激,被名之为“高台地戏”,并成为安顺东、西两路地戏的区别之一。

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调査,全省有地戏三百七十九堂(班),其中安顺一百八十八堂、平坝六十九堂、普定三十二堂、镇宁十八堂、紫云二堂、关岭二堂。

编辑 | 

王青

责编 | 

苏畅

编审 | 

陈薇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