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志】
安顺花灯
花灯的起源,传出自汉武帝时期农历正月十五日在皇宫内举行的祭祀太一神活动。活动须彻夜点灯照明,并以此成为元宵节点灯的开端,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民间娱乐活动。故一般认为,作为文娱活动的花灯起源于汉代,盛于唐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间。贵州花灯一般认为是明朝初年随着大量汉族移民的到来而逐渐传入,到清朝花灯在贵州已经十分流行,民国年间则普及到绝大部分乡村集镇。贵州花灯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是康熙年(1663年)《平越直隶州志・风土篇》:“黎峨风俗,正月十三日前,城市弱男童崽,饰为女子妆,双环低亸,翠翘金钗,衣鲜半臂,拖秀裙,手提花篮灯,联袂缓步,委蛇而行。盖假为采茶女,以灯作茶筐也。每至一处,辄绕庭而唱。”由于地理位置、风俗语言的不同,贵州花灯大体划分为黔北花灯(以遵义地区为主),黔南花灯(以独山地区为主),黔东花灯(以铜仁地区为主),黔西花灯(以安顺地区为主)。后者多称西路花灯,主要是指活动于安顺、平坝、关岭、普定等地区的花灯。西路花灯最早记载于道光《安平县志・风土志・土俗》:“元宵遍张鼓乐,灯火爆竹,扮演故事,有龙灯、狮子、花灯、地戏之乐。”民国《续修安顺府志辑稿》的记载稍详:“演唱者化男女若干对,男执扇、女执帕,相对边唱边舞,以月琴、二胡伴奏。词极俚俗,甚得一般民众欢迎。各对依次演完后,全班合演一场。演唱毕,接待之家酬以喜封。”西路花灯活跃的区域多为江浙移民,故其形态更具江淮闹灯、唱灯的原始风貌,以花灯歌舞见长,曲调丰富,优美抒情,腔调悠扬高昂,广为流传的“梅花调”便出自该地区。
旧时各寨灯班一般在正月初九(玉皇大帝诞辰)亮灯,十七落灯,也有些村寨从初二就亮灯。其活动通常包括亮灯、散贴子、参土地、开山门、开寨门、盘灯、开财门、踩场、唐二聊白、参门神及扫场等环节。正月玩花灯,不管哪天开始亮灯,都会玩到元宵节后,结束前最后一项活动是扫场。扫场一般在亮灯后第一场玩灯的地方进行,灯班全体灯友执所有灯笼至花灯菩萨前,或择一僻静地方点燃蜡烛,烧纸钱,并将所有灯笼焚化,谓之“谢灯”。来年玩灯,重新扎制。每晚或围场唱灯,或到接了“花灯奉贺”红贴子的人家,上门唱灯贺喜,也称“开财门”;或几个村寨的灯班共同商定,轮流出场表演竞技,周围数十里乡民蜂拥而至,竟相争看。演唱内容有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有给主家报喜拜年的,有说笑逗乐的,唱采茶歌、报花名、数星宿、唱五更,唐二、么妹的打情骂俏及许多充满屯堡幽默的小段子,更使节日的农村增添了许多欢乐的笑声。
安顺花灯剧《玩灯唐二》
西路花灯包含花灯歌舞和花灯剧(戏)两种形式。花灯歌舞俗称“地灯”,因多在场坝(地面)上演出而得名,其表演形式比较简单,没有什么故事情节。表演时演员手执彩扇、手帕,载歌载舞,歌舞结合,有时插进韵白(俗称“拉白”)和对唱、轮唱、齐唱、合唱等表现形式,气氛热烈。花灯歌舞是花灯早期的表现形态,讲究唱歌跳舞的抒情性,舞蹈步式主要有:二步半、边鱼戏水、碎米步、大步行、风摆柳等。扇帕技巧有:怀扇、腰扇、风扇、折扇、翻扇、花扇、二人交扇等;身段功夫有背靠背、犀牛望月、黄莺展翅、太公钩鱼、雪花盖顶、膝上栽花等等。伴奏乐器一般用大筒二胡两把,间用笛子,以及锣、钹、鼓、板等。花灯与地戏一样,清一色为男演员,女角男扮,多于脚上系尖头木屐,套绣花小鞋,称“踩翘子”。男束带,女持巾,均执花扇为道具。早期的花灯形态过于单一,后来有的艺人在歌舞的基础上,吸收里坊故事和民间传说,增加了一定的情节和叙事性,具有纯朴自然的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由此逐步演变出花灯戏的雏形,即所谓灯夹戏,如安顺城郊和绍寨演出的《客官打采》《刘三妹挑水》等生活小戏就属此列。
民国时期,地方风气渐开,新文化、新事物的影响联翩到来;尤其抗日战争期间,蜂拥而至的“下江人”带来了大量新颖的艺术形式,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这些极具时代特征和现代气息的表演方式和艺术理念,给古老的花灯注入活力,促进并推动了安顺花灯的发展和变革。最典型的例子是安顺曹屯花灯。该灯班约成立于清末,一向只以地灯的形式表演花灯歌舞。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由于方宏章、方德升叔侄的加入而给传统花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叔侄二人当时都是安顺中学的高中学生,受到当时许多抗战歌舞剧的熏陶,他们对传统花灯简单的表演形式和陈旧的内容都极不满意,立志要改变传统花灯的落后面貌。于是,他们一边着手编写剧本,一边动员村中的父老乡亲捐资出力,修建了用于演出的花灯舞台。“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在1947年将曹家屯花灯从场坝搬上了舞台,首演了西部屯堡花灯有史以来第一部大型古装花灯剧《洪江渡》,从而结束了曹家屯花灯场坝演出的历史。方宏章、方德升二人还将他们学到的戏剧编、导、演的新知识,运用到曹家屯花灯的艺术实践中,改了以往‘一旦一丑,扇帕歌舞’,随口演唱的状况,而进入了按剧本规定台词道白、舞台动作提示、音乐唱腔等进行舞台演出的新阶段……率先写下了贵州西部花灯由地灯歌舞灯、地灯灯夹戏而为台灯灯夹戏的发展历史,成为贵州西部花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源自:张芝梁《屯堡艺术之葩——花灯》)之后他们又改编、排演了不少剧目,如《芦花训子》《破碗记》《柳荫记》《荒山泪》《十五贯》《九件衣》《秦香莲》等等,在安顺一带产生了很大影响,极大地推进了安顺花灯剧的发展。
发展起来的安顺花灯剧,其剧目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根据历史故事、民间唱本改编或由其他剧种移植而来,多为连台大戏,主要有《红灯记》《蟒蛇记》《渔樵耕读》《穆桂英大战洪州》《唐传奇》《铡美案》《岳传戏》《送夫赶考》等;另一类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以及社会日常生活,富于生活趣味,多系小戏,主要剧目如《桐子开花》《梳油头》《双探亲》《五十郎补缸》《绣花鞋》《干妈问病》《杀狗劝夫》《张少子打鱼》等。上述戏目有的情节较为详尽,有主要唱段和台词;有的则只有提纲,由演员即兴发挥。因此不同班子演出同一剧目,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异。剧中角色则趋于定型,生、旦、净、丑皆俱。但由于是业余演出,戏班人数有限,班底大都不过二十来人,其中主角不过几个。所以演员只分行,甚至一人兼及数行。花灯剧的传统唱腔较为简单,基本唱腔即花灯歌舞中的男女出台调,由于拖腔、速度、高低的少许变化,又分为老生腔、皇生(包括正生腔)腔、小生腔、小旦腔、老旦腔、花脸腔、三花腔等。此外还有山坡羊、哀子、苦板、路调、阴调腔等几种腔调。这些曲调大量吸取了当地山歌和江南民间小调,形成自己独特的曲调,如“欢板”“高腔”“男悲调”“哭板”“行程调”等。
除曹屯外,安顺颜旗屯花灯班也很有名,演出剧目丰富,能连演十天不重复,该班曾赴镇宁、关岭、安龙、贞丰、织金、大方、黔西等县演出。普定县石头堡花灯班约成立于清代咸丰年间,班主善演旦角、丑角,该班还应邀到安顺地区其他花灯班传授技艺,培养了一批花灯艺人。1948年,普定县曾庆芳姐妹冲破世俗偏见,与男子同台演出花灯,可谓移风易俗,首开女子唱花灯之风。
清代改土归流后,随着汉民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的文化影响加深,在一些世居民族中也逐渐流行起了“过汉年”的习俗,并随之而有了玩花灯活动。于是在一些与汉族村寨邻近的少数民族村寨,出现了布依花灯、土家花灯、仡佬族花灯和苗族花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