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负责解释贵州的野生动物、野生植物、野生石头、野生空气——解释贵州野生的一切!1053种脊椎动物、8400多种野生维管束植物,每一样都是传奇。
说到“四不像”,可能大家首先会想到麋鹿,其实鬣羚(liè líng)也是四不像之一,它的角像鹿不是鹿、蹄像牛不是牛、头像羊不是羊、尾像驴不是驴,人们据此将其与驯鹿、驼鹿和麋鹿一起称为“四不像”。当然它的个体比起驼鹿、驯鹿、麋鹿这些大家伙来说要小许多。
鬣羚,隶属于偶蹄目牛科鬣羚属,分布范围北起中国西北的秦岭和青海的湟水河谷一带,南至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包括中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和尼泊尔、克什米尔、印度、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等。在贵州省则分布于东北部的雷公山、黔东南州西北部的施秉喀斯特地区以及石阡县的佛顶山等地。
鬣羚也叫苏门羚、明鬃羊、山驴子、岩驴、天马、牧羊、岩羊等,典型林栖兽类, 体长为140~190厘米,体重50~100公斤,肩高86~110厘米,尾长9~16厘米,是亚洲东南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典型动物之一,主要活动于海拔1000~4400米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或岩石较多的杂灌林中。
鬣羚以各种杂草、树木嫩枝、叶、芽、落果和菌类、松萝等为食。晨昏活动,有较为固定的往来觅食的小路、休息场所及排粪地点,平时或出没于悬崖绝壁之间,或隐身于密林之中。夏季喜在大树下、灌丛中及巨岩间等僻静之处休息;冬季常到岩洞中避风、过夜。
别以为鬣羚那么多名字是人们随意想出来的,其实那些名字或多或少代表了它的一些特征,只不过像盲人摸象一样,只是说出了它其中一部分特征而已。
叫它“鬣羚”或“明鬃羊”,就是因为它头后自角的基部到颈背白色或灰白色的鬣或鬃毛很长,有的还杂以棕色、黑色,长度约为15~20厘米,从颈部下披下来,甚是威风,成为其最为显著的特征。
鬣羚的雌雄个体均有一对短而尖的黑角,表面较光滑,介于两耳之间,形状较为简单,两角自额骨的后部长出后,平行而稍呈弧形往后伸展,角的横切面呈圆形,末端较尖,角的表面具有环状的棱及不规则的纵行沟纹,角尖处较为光滑,整个头部像羊一样。因为喜欢在岩石上活动,所以有了“岩羊”和“牧羊”的称号。它们能在最陡峭的悬崖绝壁之间行动自如,或在乱石溪谷之间跳跃如飞,也算是“天马行空”了,所以有了“天马”的名字。为什么鬣羚如此善于攀登和纵跃呢?先留个悬念,文章最后作答。
除了以上代表性的特征外,如果粗略观察,可以看到它身体的毛色较深,以黑褐色为主,杂有灰褐色毛,毛基为灰白色或白色。颈部有白色长毛,四肢由赤褐色向下转为黄褐色,暗黑色的脊纹贯穿整个脊背。尾巴不长,色调与身体相同。细致点观察会发现它前额、耳背沾有深浅不一的棕色。上下嘴唇、颌部污白色或灰白色。吻鼻部黑色,吻端裸露,唇的周围有髭毛,有明显的球囊状眶下腺,其开口处有一撮丛毛。
当然,近年来也发现一些鬣羚个体在毛色上发生了一些变异,特别是在贵州习水保护区发现的一只鬣羚的胸前居然有一大块白色斑块,就像亚洲黑熊胸前的人字斑一样。
鬣羚的性情比较孤独,雄兽总是喜欢单独活动,至于雌兽,每年都会产下1-2只仔,而幼崽要2-3年才长成,鬣羚妈妈一般总是与未成年的子女结成4、5只小群生活在一起生活。
它们在被逼迫得无路可逃的时候,也会虚张声势,做出一副强大的样子,用两只后蹄支起身体,直立起来,腾出两只前蹄拼命地往岩石上敲击,发出“嘎嘎”的脆响,或者是往肚皮上像擂鼓一样地“咚咚”敲打,以声音来威吓敌害。但它不会因此“黔驴技穷”,就此等死。如果恐吓的效果不灵,也会奋起自卫,勇猛地用角进行坚决的反扑,攻击对手。
说了半天,其实要在野外看到鬣羚是很困难的。虽然它见人比较淡定,不会慌张地逃跑,但它总是会事先躲避人类,毕竟人是世界是最为强大的动物种群。但在有鬣羚活动的地方发现它的活动痕迹并不难,特别是它的粪便比较好辨认,像花生豆一样,有一头还带个小尖。一般呈散堆状,每次排10粒左右。目前,鬣羚在中国已经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关于鬣羚,这些冷知识你也许感兴趣:
雄鬣羚常常能冲出天敌的包围
成年的雄鬣羚性情较为凶猛,体强力壮,常常能冲出天敌的包围,或战胜体形不算太大的对手,被人或是家犬激怒时还会主动发起攻击。
用其分泌物作领地的标记
鬣羚每个个体或小群都占有一定的领域,由于具有发达的眶下腺和蹄腺,可以用其分泌物在栖居范围边缘的树木或灌丛上作领地的标记。
最后回答文中问题:鬣羚之所以如此善于攀登和纵跃,是因为它的蹄子是由两个紧密靠在一起的蹄组成,前端窄尖,后端宽阔,四周环以角质,中央为柔软的部分组成,就像一个吸盘,使其能够稳稳地站立或跳跃在陡岩之上。
此外,在它的四肢底部还具有灵敏的外周感受器,在活动时,蹄子接受脚底部的刺激后,感受器可以将其转换为一种信号,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又把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控制信号,再传递给四肢上的各种不同的肌肉组,从而调节身体重心的平衡。当然,能够在山崖乱石间奔跑跳跃,还与它四肢粗壮、强健有力有关。